潮新闻客户端记者俞叶波通讯员廖吁慷刘高锋柳青在线配资网站
“霜降一过,杨家村十里古银杏吸引很多游客。往年游客一多,路上总是容易拥堵,车子交汇很困难,现在万牧线修好了,道路变宽了,去看银杏的路上也都是风景。”富阳区人大代表高永根指着远处蜿蜒的公路,眼里笑意盈盈地说。
(富阳区万市镇供)
正值夏日,绿意盎然的杏叶在新铺的柏油路上洒下斑驳光影。这条名为“万牧线”的农村路,正将“浙江银杏之乡”的诗意与繁华紧紧相连。
"羊肠道"如何逆袭成为"生态廊"?
万市镇的清晨,总在葛溪的潺潺水声里苏醒。这座藏在富阳西北山区的小镇,曾因“万山环绕”的地理格局,被一条狭窄的万牧线困住了脚步。
“这条路是联通临安、桐庐的要道,车流量不小,可路窄弯多,还穿村而过,安全隐患不小。”高永根记得,过去的万牧线是出了名的“羊肠道”:各村的白果、山核桃运出山,因路差时效慢,收购价总比山外低一截。
改变的契机,藏在村民朴素的诉求里。2021年,走访人大代表时,几乎所有村民都提到了万牧线——“能不能把路修宽点?”“路边的古树可千万别动!”这些声音最终化作变革的推力,富阳区交通运输局当即把万牧线改建纳入“四好农村路”高品质推进计划。
2023年2月,11.91公里的改建工程破土动工。从新民村村委会门口向西延伸至临安交界的路段,特意采用三级、二级、四级公路标准混搭:宽处保通行效率,窄处留足生态空间,连路边的古树都被小心圈护起来。
2024年1月,当第一辆新能源公交平稳驶过崭新路面时,方里村的李阿婆扶着拐杖特地赶来。看着亮起来的路灯和宽敞的路面,老人笑得眯起眼:“路宽了,灯亮了,以后去镇上赶集更方便了!”
“几十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,现在开车去集镇快了一半,路面平得像镜面,开着特舒服。”高永根激动地说,“周围人都念叨,这哪是路啊,分明是咱村的致富廊!”
为银杏让道,公路与自然的温柔对话
在万牧线上,两棵银杏古树静静伫立。它们的树干恰好从公路中央的隔离带穿过,枝叶向双向车道舒展,投下浓密绿荫。这不仅是万牧线最特别的“路标”,更成为建设者们与自然温柔对话的生动见证。
“最初的设计方案里,这两棵古树正好处在路面中央。”富阳区交通建设服务保障中心的袁振中回忆道。为了留住它们,团队反复打磨,先后输出数版方案,最终定下“左右分幅”的设计:公路在古树处“一分为二”,各向两侧拓宽1.5米,树周则筑起雕花护栏。这样一来,既不影响车辆通行,又为银杏预留了充足的生长空间。
(富阳区万市镇供)
这样的“让步”,在万牧线俯拾皆是。“慎挖山、慎砍树、少占地的理念,早已渗透到每一个施工细节里。”袁振中向记者介绍,为减少开山毁林,线路尽可能沿用老路路基;坡度超过15度的路段,全部采用“之”字形蜿蜒而上,最大限度降低对山体的破坏。拆除旧挡墙的石材被重新利用,砌成新护栏的贴面,青灰色的石头与周边山体相融,不见人工雕琢的生硬;分离式路基的空隙中,种满了随季节变换色彩的红花酢浆草,春开紫花点染绿意,秋结红果点缀风霜。
驱车行驶在万牧线,窗外是“车在路上行,人在画中游”的惬意景致:左侧葛溪碧波荡漾,白鹭不时掠水而过;秋日里,山林层林尽染,数千株银杏与连片竹林交错成海,金黄与翠绿相映成趣;穿过隧道,山腰间的村落忽然撞入眼帘,青瓦白墙隐在金黄树影里,宛如一幅立体的现代版《富春山居图》。
路通业兴,山货出山与游客进山的双向奔赴
公路通,则百业兴。近年来,万市镇以“春赏花、夏戏水、秋品杏、冬寻梅”的四季旅游画卷为主线,串联起杨家村十里银杏、浮云岭野樱花等特色景致,全力推动文旅居深度融合。而万牧线的贯通,不仅让山货顺利走出大山,也让游客得以亲近大山。
谷子山房主理人徐芳,是这场双向奔赴的见证者。她看着万牧线从旧貌换新颜,心中满是感慨。“现在住客来我这儿,说得最多的就是‘你们这里的路真好,风景也好,开车在这样的路上简直是种享受’。”话语间,满是对如今便利交通和优美沿途风光的赞许,也道出了游客们因路而来、为景而留的真切感受。
在徐芳看来,万牧线的畅通,在带动土特产销售方面,更是打通了大山的血脉,让山间物产焕发勃勃生机。
“以前,山里的杨梅、桃子、西瓜等土货,因为路不好走,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高达30%-40%。这不仅让农民的辛苦付出和本钱白白打了水漂,还使得代销成本大幅上涨,严重影响了土货的销量。”徐芳说。
如今,路通了、路好了,一切都变了样。清晨采摘的新鲜果子4-5小时内就能抵达杭州、上海等城市,损耗率降到了10%左右,大大提升了山货的市场竞争力。路畅车快还让快递能够上门取货,鲜活的山货得以快速送达消费者手中,身价也随之倍增。像高山土鸡,次日就能抵达周边城市;预售式销售模式的推行,更让生产计划变得井井有条。
(山货礼盒谷子山房供)
仅近一个月,据谷子山房不完全统计,就已销售鲜桃600余斤、高山西瓜1500余斤,销售额超万元,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。这一个个数字的背后,是万牧线贯通后,山货出山的顺畅与游客进山的踊跃所共同绘就的繁荣图景。
当下,万市镇通过“微改造”“精提升”,立足银杏特色,将道路沿线光合山谷、葛溪峡漂流等众多生态、文化、旅游资源串珠成链,突出山水魅力、体现乡村风情,方便游客与村民观光、游憩、出行。
从曾经困住发展脚步的“羊肠道”,到如今串联起诗意与繁华的“生态廊”,万牧线以“为古树让道”的温情,在方寸之间精妙平衡了通行需求与生态保护,让公路化作自然景致的有机组成,而非生硬割裂的屏障。
不止于此,这条路不仅拓宽了山区的物理空间在线配资网站,更撬开了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。山货与游客双向奔赴,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。这既是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的生动注脚,也是新时代乡村“路通景美、业兴民富”的鲜活答卷,为山乡蜕变留下了可感可学的温暖范本。
启恒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